我的第一台OLED電視,LG E8 55吋,於2019年購入,在封鎖期間徹底改變了我的遊戲體驗。它是沉浸式遊戲的終極伴侶。最初,我並未完全理解OLED(有機發光二極體)技術。與使用背光的LCD不同,OLED的自發光像素提供無限對比度。玩《Final Fantasy XV》和《The Last of Us Part II》彷彿讓我即時重溫鮮活的懷舊記憶。那次體驗讓我著迷,我並未止步於E8。
幾年後,我升級到LG C2 65吋電視,並探索了眾多OLED顯示設備。我了解到並非所有OLED都相同——它們由不同技術驅動。對OLED類型感到好奇?有幾種類型,但三種特別適合遊戲玩家:WOLED、QD-OLED和AMOLED。

WOLED、QD-OLED和AMOLED:它們如何運作
OLED技術經過數十年演進,Kodak和Mitsubishi等先驅早年便開始實驗。LG的OLED電視在2010年代初將其推向主流。
LG的版本WOLED(白色OLED)主導其品牌。與無背光的傳統OLED不同,WOLED使用自發光像素,呈現驚艷的對比度和鮮艷色彩。然而,紅、綠、藍發光體的退化不均,存在燒屏風險。
WOLED通過使用白色OLED層搭配RGBW濾色器解決此問題。所有像素發出白光,再經濾色器產生顏色。但此方法有缺點——濾色器導致亮度不均和色彩量減少。先進的WOLED使用微透鏡陣列技術,每像素嵌入數千個微透鏡,增強光線聚焦。
2022年,三星推出QD-OLED(量子點OLED),以藍色層取代白色層,激發量子點色彩轉換器。與RGBW濾色器不同,量子點吸收光線,將藍光轉為紅光或綠光而不損失亮度,呈現鮮艷色彩。
AMOLED則加入薄膜電晶體(TFT)層控制像素電荷,實現更快啟動。然而,這犧牲了OLED標誌性的無限對比度。

WOLED、QD-OLED、AMOLED:最適合遊戲?
選擇最適合遊戲的OLED取決於你的設備和偏好。簡單來說,QD-OLED通常領先。然而,WOLED和AMOLED也有其用武之地。
AMOLED常見於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,而非電視,因成本高昂。其靈活性適合可折疊設備,提供高刷新率和廣視角。然而,其較低亮度在直射陽光下表現不佳,且對小型設備,顯示類型通常無可選擇。
對於遊戲顯示器和電視,你可在WOLED(標榜為OLED)和QD-OLED間選擇。WOLED的白色層實現高亮度白光,但其RGBW濾色器使色彩變暗。QD-OLED憑藉量子點吸收光線,呈現更亮、更鮮明的視覺效果。
然而,WOLED在明亮環境中表現出色。我的OLED電視置於窗戶對面,仍保持深邃黑場,無懼眩光。然而,我的QD-OLED顯示器在類似條件下呈現紫色調,因三星為提升亮度省略偏光層,增加了反射。
QD-OLED通常提供優越的色彩和亮度,但WOLED在反光環境中較不易分心。最終,品質取決於規格——更高預算帶來更好顯示器。
未來OLED選項可能很快超越WOLED和QD-OLED。
PHOLED:下一個OLED前沿
PHOLED(磷光OLED)使用磷光材料進行光轉換,而非螢光材料。其挑戰?藍色PHOLED壽命較短,使面板可靠性不足。
LG最近宣布藍色PHOLED的突破,為量產鋪路。被稱為「夢幻OLED」的PHOLED實現100%發光效率,遠超螢光的25%。這意味著更亮的顯示器與更低的功耗。
PHOLED電視仍遙遠,但預計很快應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