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威電影宇宙透過相互連貫的電影與電視劇,徹底改變了娛樂產業,編織出一個長期連貫的敘事架構。然而,漫威電玩作品至今仍各自獨立,缺乏共享宇宙觀。例如,Insomniac開發的《漫威蜘蛛人》系列與Eidos-Montreal製作的《漫威星際異攻隊》完全無關。即將推出的《漫威1943:九頭蛇崛起》、《漫威金鋼狼》及《漫威刀鋒戰士》等作品,同樣沒有劇情上的連結。
迪士尼曾構想建立「漫威遊戲宇宙」(MGU),企圖在電玩領域複製MCU的成功模式。那麼,究竟是什麼阻礙了這個計畫?

DC對決漫威:哪家超級英雄遊戲更出色?
最佳選擇


新對決
第1名
第2名
第3名查看你的結果完成遊戲取得個人結果,或看看社群數據!繼續遊玩查看結果
在《The Fourth Curtain》 podcast中,主持人Alexander Seropian與來賓Alex Irvine——兩位皆參與過MGU概念規劃——討論了該計畫為何胎死腹中。
Seropian是《最後一戰》、《天命》開發商Bungie的共同創辦人,後於2012年前負責掌管迪士尼電玩部門。Irvine則是漫威遊戲核心編劇,近期為熱門作《漫威爭鋒》構築世界觀、撰寫對話與角色背景。
回顧這段經歷時,Irvine透露了關於MGU計畫的細節。
「當我開始參與漫威遊戲專案時,高層確實有意打造類似MCU的漫威遊戲宇宙,」Irvine表示:「但最終未能實現。」
Seropian揭露MGU原是他的「倡議」,但未獲迪士尼管理層資金支持。
「我在迪士尼任內極力推動遊戲聯動,」Seropian解釋:「這構想甚至早於MCU崛起,可惜始終缺乏財務奧援。」
曾參與Bungie《最後一戰》ARG企劃《I Love Bees》的Irvine,進一步說明了MGU的潛力。
「最令人沮喪的是,我們堆砌了無數精彩點子。」他說。
「剛結束ARG專案的我當時提議:『何不加入ARG元素?』我們構思建立所有遊戲共通的樞紐,讓玩家能穿梭不同作品,甚至整合漫畫、原創內容或任何連動可能。但正如Alex所言,資金始終沒到位,最後只能各自開發獨立遊戲。」
為何MGU難以推進?Irvine推測其複雜性嚇退了迪士尼高層。
「我們不斷自問:『MGU該如何區別於漫畫或電影?如何維持一致性?』這些複雜問題讓部分迪士尼主管卻步,他們無意直面這些挑戰。」Irvine分析道。
若當年資金到位,MGU可能達成的成果令人神往。或許Insomniac的《蜘蛛人》會與Square Enix《漫威復仇者聯盟》《漫威星際異攻隊》共用宇宙,出現角色聯動,甚至鋪陳《終局之戰》等級的史詩事件。
展望未來,Insomniac《漫威金鋼狼》是否與《漫威蜘蛛人》同屬宇宙?蜘蛛人或其他角色會否客串?這些仍是未解之謎。
最終,MGU成為電玩史上錯失的良機。或許在某個平行時空,這個計畫正蓬勃發展⋯⋯